会议掠影
村落介绍
电视系列片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视听室 > 电视系列片
大山深处的奇葩--西江寨
古村落   2022-04-04 12:43:37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贵州省东南山区有一座海拔在2178米高的山峰。当地山民称“山有连天之高,是雷电之源”故称之为雷公山。 

闻名遐迩的千户苗寨西江,位于雷公山的北面,距县城雷山有37公里。境内地势高耸,雷公山主脉横贯全境。就在这深山之豁,苗族的西江儿女建造起自己美丽的家园。

西江寨始建于何人、何年、何月,西江先民何以翻越十万大山,跋涉道道长河,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重山茂林之地繁衍生息,我们在县志上没有找到答案。 

雷山县志对雷山的历史是这样记载的:雷山原名丹江,清雍正七年(1729年)始置丹江厅理苗(民)府,设通制管理其地。明至清初康熙朝360年,为苗族自理,清代云贵广西总督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虽称为重要城池,但是终因地劈山遥,交通阻塞、没有朝廷文史官足迹的光顾,历来雷山史料见诸极少。 

采访 西江镇镇长 梁华:我们西江寨,外面都说我们西江寨有千户苗寨之称。

西江苗寨的人口与规模是中国苗寨之首,现有1052户、5700多人,4000多亩耕地。村内有侯、宋、杨、董等14个姓氏。 

西江四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一条发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自东南向西北终年不断地流淌,滋润着这一片片耕地,也养育这一寨寨的儿女。

山寨的水资源丰富。1998年夏,西江大旱,白水河水也近乎干枯,但是山泉依然很旺。这些石头垒起的古井,其实就是山泉,老人们说,山泉水清冽甘甜,还延年益寿。 

西江苗寨的房屋多建在山上。以木质结构杆栏式为主,有平房,有楼房,就地取材,多依山就势而建,俗称“吊脚楼”。

在没有规划,没有图纸,只有熟练的技术工匠的条件下,苗族同胞是怎样营造起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千户大寨呢?

采访 罗德启:建筑的产生它完全是和自然、气候和地理的因素分不开的,有些不认识字的但是工艺很好,但是他都熟悉他的民情、民俗、民风,最能够切合自己生活所需的这部分空间组合起来,各种地形它的坡度不一样,它的陡度不一样,土地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恰恰能够应用这种灵活的适应手段来适应多种变化的地形地貌。因此由于这种适应性,这就产生了它的一个特点产生了吊脚楼啊,吊柱啊、悬跳啊、切角等等这些都产生了山地民居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苗族先民们利用环境,顺应自然,借助山地的走势、追随河流与山泉的动态,按着原始、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地取材,构筑自己的小屋。自然的山山水水成为一个村、一个寨的天然的背景,使人居与环境相依相衬、浑然一体。 

苗寨民居的前厅有一个曲形木条栏杆和长条板凳构成的外廊,人们喜欢在那里观景、乘凉、歇息,好比现代城市住宅中的阳台。

没进寨的时候,就听县里陪同我们进山的干部说,不久,西江要举办隆重的祭祖大典,苗家称之为“鼓藏节”。 

“鼓藏节”是苗族人民每隔十三年举办一次的祭奠本宗祖先神灵的大典,苗家在过鼓藏节的时候,要宰杀水牛和猪羊祭奠神灵。 

牛,是苗家人民崇拜的牲畜,惟有在最隆重的祭祖的节日里才能屠宰。屠宰以后,把这些牛头整整齐齐地朝着东方排列,寓意着送它们魂归故里。这是因为苗家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东方江西一带被迫迁移到这儿来的。 

离“鼓藏节”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是西江苗寨已经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男人们购置桌椅板凳,女子们准备节日的盛装。  

西江女子不仅吃苦耐劳,而且心灵手巧,她们的绣品,图案设计独到、用料用色讲究、针脚缝制细密是远近闻名的。 

苗家的寨主是世袭的。和汉族皇家世袭制不同的是,苗家的寨主是由最小的儿子继任。现任的寨主是一个师范中专生。寨主和村干部在对村寨管理中有所分别的是,村干部依靠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寨主主要依赖的是传统的村规民约。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于民族活动非常重视。鼓藏节一类的民俗活动,一般是由村干部和寨主,以及各个自然寨的寨佬们共同商议办理的。 

寨主家里放着十三年来积攒的稻谷,每年秋收以后,都要取一点放在这个笸箩里,在鼓藏节的第一天拿出来,叫起鼓。

苗家在迎接宾客有这样的风俗:如果客人不知道这样的风俗,用双手去捧牛角,那么就要把牛角里的酒都喝掉。这个牛角里可以装一斤多的酒。

采访 寨主:如果客人不晓得(我们的民俗),用手去捧“牛角”,苗家有一个规定,要把牛角里的酒都喝光,如果你用嘴巴凑上去抿一下(不用手去捧),那么随你喝多少,以你的酒量来喝。

村里有一个老人,今年78岁,是一个乡村退休教师,他叫侯昌德。从他那里,我们了解了西江古老的历史。

侯昌德老人告诉我们,苗族衍生于黄河之滨,在古代称九黎国,后与黄帝打仗失败,迁居江淮一带称为楚国。 

秦统一中国以后,又有刘邦兴汉。苗族统领哈飞曾一度和刘邦并肩作战,和睦相处。后来,刘邦召见哈飞等商议统一大计的时候,却没有哈飞的席位,于是两雄又剑拔弩张地相斗起来。刘邦派名将黄雕专征楚民,矛头直指哈飞。激战中,哈飞战败。哈飞考虑到力量单薄,难以取胜,召集众儿子商议,决定由小儿子何飞虎留在父亲身边继续抵抗汉军,其他几个儿子率本族十八股三支氏族举行大迁移。他们一路艰辛,最后来到贵州深山腹地的古州,今榕江县境内,后来逐渐分散到各处。榕江县因此被称为苗族的发源地。

这座苗王庙是苗族 的祭祀自己祖先的庙宇。在法国巴黎的博物馆存放着有关它的记载。可惜的是这座庙宇在十年浩劫中被当作四旧拆毁了。现在的这一座是苗族同胞自筹资金重新修建的。 

采访 朱玉章:根民国年间出版的榕江县乡土教材记载,苗王庙供奉的是苗人南迁之始祖。

我们问侯昌德老人,你的这些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他说,是从前辈梁聚五那里听说的。 

采访 梁华:梁聚五他是个历史人物,一个爱国人士,

在中国革命史上,作为少数民族的梁聚五为国共合作、为抗日救亡、为民族团结、为苗族文化的发展与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1977年,梁聚五先生在四川成都逝世。按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遗骨迁回故里,安葬在雷山县烈士陵园。

当年的梁聚五先生去了。如今的侯昌德老人肩负起了继承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他写下了数十万字的关于苗族风情风俗的文章。侯昌德老人成了雷山县苗族传统与文化的“百科全书”。  

山里人的生活基本上还是按着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从容不迫地周而复始。   

但是稍稍用一点心就不难发现,在这古老而沉静的村寨里正在发生着种种变化。

在西江有线电视接收站工作的小伙子,在城里中专毕业后重返家乡。他说,想当年,为了看电视,要走100多里的路去县城,如今我有了文化,想为家乡做点事。

这个小伙子的心中藏着一个梦,他想读师范学校,然后回村来教书。

这个到北京上海去见过世面的中年人,希望他的儿子能考上清华大学。 

就在我们要离开西江的时候,听这个女中学生说,她的两个兄长都在上海打工。于是我们跟着她来到了宋家。我们欣喜地发现宋家不仅有三个儿女去了上海打工,而且,他们的双亲和妻子也都去过上海。

采访:上海很好,中国最大的城市嘛。 

宋家的人提起上海,都显得非常兴奋。 

采访 父亲:在上海,如果苛扣打工仔,上报到劳动局,劳动局就要罚款的。 

国门洞开、山门洞开、寨门洞开,山里的人们通过电视,看到了山外的世界,走出大山的年轻人投入了现代都市的怀抱,这些钻进电视机镜头里的孩子们长大以后,会把他们的家乡带向何方? 

山寨每天都在雄鸡的引颈长啼中苏醒,然而今天的西江还是昨天的山寨吗?




2004年10月25日星期一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