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届名单
各村介绍
来自景观村落的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景观村落 > 各村介绍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界都乡长岭村
古村落   2017-03-13 09:37:17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一、始建村年代 
从村地名和村出土文物验证和村老一辈人的传说,村落约形成与商周时期,春秋时期属晋国。村人发现商铜兵器、宋朝紫铜色古钱币若干枚。村现存的石碑《重修观音堂记》立于明万历十二年。 
二、村落规模大小 
 村落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1700余亩耕地。院落300个,村落依山而建,呈阶梯状,整体建筑群雄踞在整个一面向阳的坡上,由西到东,错落有致排列,中部为集中连片的传统建筑区,约占全村建筑的65%,东部、西部为新旧建筑结合区,其中古建筑占65%。现有人口592人。
三、自然环境 风水选址特点 
坐落于山西省中部东境,太行山西麓,东经113°53′,北纬37°35′。环山叠翠,僻静风雅,土地肥沃,草木丛生。东南有海拔1350米的云南垴,东北有海拔1282米寨垴山,两山夹有笔架山,恰似躺着沉睡的老人,三山绵亘形如太师椅环抱村庄。南有庙眼原始森林,北有沟壑梯田,西有通往榆贊省道。  
东山足下有天然矿泉,供给人们日常生活用水。西坡底下有206米的深井水,水溶岩发育,储水量丰富,灌溉田地。村里有一条沟谷季节性河流,从东向西流入松溪河与呼沱河汇合。古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约在600毫米,无霜期120天,适宜农业发展。
村庄建于寨垴山底部西下的一条长长黄土蛾眉大岭上,故名长岭村。村庄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形似一条长龙,有“龙岗”“龙脉”之说。村落依山而建,呈阶梯状,属典型的多进式山地四合院型制。整体建筑群雄踞在整个一面向阳的坡上,由西到东,大大小小、错落有致排列,中部为集中连片的传统建筑区,东部、西部为新旧建筑结合区。古建筑融封闭性、等级性、坚固性、审美性为一体,院落院院相通、院院不同、高低错落、别有韵味。 
四、宗祠/宗谱 遗存现状 
陈家祠堂建于清代,坐落于村中央古建筑群的北上端,两进台阶天井式院落,整个院落坐北朝南,敞亮高大,成“工”字型。院北正殿石碹窑三孔,院东西两侧建有无梁殿,对称呼应,外形大灰瓦房,里结构石碹横窑。南房已毁,街门返修。  
《陈氏家乘》修于光绪二十九年,宗谱中有清咸丰六年谱序、民国二十四年谱序。  
五、古树名木保护  
村内北池旁核桃树两株约百年以上,村南野会坡坟地柏树两株约二百年以上,村南庙岩松柏树三株约三百年以上。
六、著名建筑 遗存 
民居古建筑群:串珠式对称四合院,17处古老四合院落——陈家大院,既独立又相通,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院落有的为层楼式建筑,有的为多进式建筑。层楼式建筑下层为出檐青石碹窑,上层为砖木结构房屋;多进式建筑,花墙、闪屏相隔,厅堂厢房分明。厅堂楼阁的房屋多为三间、五间、七间,厅堂石碹窑多为三孔;厢房多为三间,厢窑多为一孔一门两窗,也有门窗连体的爬头框或三线框。院落多呈“工”字形,人们进出院落行闪屏门,上下院落步普通台阶与“品”字台阶。12个古大街门,木雕不同形体的古文字牌匾,传承着传统文化,其建筑样式各异,大气规整。其民居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如今大部分院落依旧保存完好,保持着当年的风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保留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遗产。那石雕、砖雕、木雕令人赏心悦目,那风格各异的建筑制式让人心旷神怡!
古双井2眼(天然泉水),古旱井10余眼,古池塘2个,官坊场1个,关武庙保存完整,双井寺庙、北庙遗迹在,其石碑全在。  
七、历史名人 祖训族规 民俗风情 
《陈氏家乘》记载,明朝万历癸酉年(公元1573年)陈氏迁入长岭村,三世陈国书已为生员(明崇祯四年石碑记载),当时有私塾,一直有传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长岭村斐文学校成立,私塾改为学堂制。长岭村陈氏族人,耕读传家,蔚然成风,夫耕读,妇守节。资料未找到显赫仕宦,而读书进学者比比皆是。
陈国柱,生员,清代顺治年间。陈光先乡饮耆宾,清代康熙年间(木牌匾记载)。陈献璋国子监,清乾隆十八年,御赐《兰台虚左》匾额,邑人例赠征仕郎(清代从七品的文官)。陈致文,武艺甚高曾在宫中与王爷比武、后投旗居直隶密云县,(《陈氏家乘》记载)。  
陈大来,清道光乙酉年拔贡。《陈氏家乘》、清道光三年立石碑、《昔阳县志民国四年 选举篇》记载。陈致君,太学生,与陈致麟共同开办长顺号。陈旌来、陈麟来、陈致唐太学生。陈屏义,武童加赠寿官,清光绪34年敕封《硕德遐龄》匾额。陈永万,清同治优廪生、贡生,翰林院待诏,事亲至孝,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饥,捐粟百余旦以賑。《陈氏家乘》、清道光三年立石碑、《昔阳县志民国四年修编 卷之九杂志拾遗附 补遗篇 义行》记载。陈鸿恩,庠生、中学生修业,革命烈士,昔阳县达井村清立石碑记载。陈殿仪,昔阳县中学校第一班(1903年)毕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乐平中学堂,《昔阳县志修编》(中华民国四年本)记载。 
陈屏仪,武童加赠寿官,清光绪34年敕封武童加赠寿官(八品)陈屏义(硕德遐龄)匾额记载。  
陈致新妻,眭氏,节妇。眭氏,已故陈致新之妻,夫故氏年二十一岁,矢志守节三十余年。《昔阳县志民国四年本人物志(昔阳县志修编 卷之七)烈女篇节妇》。陈凤来妻,李氏,节妇。敕建节孝坊,李氏,陈凤来之妻,年十九夫亡,孝孀姑,训嗣子,守节六十余年而卒。题请旌表建坊。 《陈氏家乘》《昔阳县志民国四年本人物志(昔阳县志修编 卷之七)烈女篇节妇》。陈永贞妻乔氏,节妇。乔氏,陈永贞之妻,年二十九岁夫亡,遗娠生子。孝孀姑抚孤成立,守节四十年而卒。题请旌表。 《陈氏家乘》《昔阳县志民国四年本人物志(昔阳县志修编 卷之七)烈女篇节妇》 
民俗风情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戏班,“实好班”山西梆子,改革开放发展到村晋剧团。还有武术(俗称武故事)、老迓鼓、古乐队(俗称王八、先生)、跑黄河灯阵、报官元宵节社火等。长岭庙会(晋剧表演及其它文艺活动)。云南垴山上壑沟有牛圈多处,寨垴山中腰有残留的古城墙,山角下有双井寺庙,村南面有北庙(庙眼)大庙,院落格局及部分地基还在;村里有官坊、关武庙,保存完好,风貌犹存;还有文昌阁、虫王庙、五道庙、山神庙、牛王庙,小张柱,场垴有仙神庙,皆已破坏。每年各庙里自己的节日,届时搞文娱活动过庙会。村官坊东面、南面各有旱池一个。村通往南道架石桥一座,官坊西侧有贞节牌楼一座,麻地有双斗旗杆石牌楼一座,现仅残存。 
八、村落沿革。 
历史沿革:村落开始形成于商周之际,族居(昔阳县志记载)。春秋时期属晋国。村人发现商朝铜器、宋朝钱币。长岭村曾有张、王、李、赵、贾、郝、董等姓氏(现陈姓占90%,还有张、翟二姓及李姓)居住,村现存的《重修观音堂记》石碑,立于明万历十二年。乾隆18年(1573年),长岭村属乐平县昔阳都辖,属民国初年昔阳县古肥乡辖,民国6年属昔阳县东冶头二区辖,1938年属昔东二区辖,1946年6月属昔阳县四区辖,1953年属昔阳县四区辖,1956年属昔阳县瓦邱乡辖,1958年属昔阳县瓦邱公社辖,长岭村更名为长岭生产大队,1984年属昔阳县瓦邱乡辖,长岭生产大队更名为长岭村,2001年属昔阳县界都乡辖。 
建筑沿革: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重修观音堂,明崇禎肆年(1631年)重建官房,清順治十年(1653年)双井寺施地,清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十八日(1720年)长岭庙岩新建龙天戏楼碑,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雙井寺,清乾隆二十三年□月二十六日榖旦立(1758年)长岭双井寺善施地, 大清乾隆二十七年九月吉日(1762年)长岭庙岩重修龙天土地庙,大清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孟秋(1804年)长岭庙岩新建总司眼光斑疹三圣母庙,大清嘉庆九年(1804年)长岭庙岩新建总司眼光斑疹三圣母庙重修龙天祠,大清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孟秋(1804年)长岭庙岩重修龙天神祠,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重修石橋神廟,大清道光八年(1828年)新□南池,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长岭双井寺,(1887年)大清光緒十三年修神廟,民国二十三年四月(1934年)阎锡山村本政治村长岭村四至-昔阳县第二区长岭村。 
明朝万历癸酉年(公元1573年)始建陈家大院,明崇禎肆年(1631年)二建陈家大院,清康熙年间三建陈家大院,清乾隆年间扩建陈家大院初具规模,清嘉庆年间二次扩建陈家大院,清道光年间三次扩建陈家大院已成规模,清光绪年间、民国初年重修陈家大院-槐树院、新院。  
九、村落大事记 
陈氏族人迁居长岭村。明万历年间,有世江者与其胞弟世宰始迁居于长岭村,为昔阳都一甲人氏。
长岭村私塾。明朝万历癸酉年起(公元1573年)至清朝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私人办私塾。第一种方式是私人请一个文化高的先生,这个先生常年住在办私塾人的家里,教少数学生,自家有几个孩子能念书的,由这个先生来教书,时间基本不限,多数在三年、四年以上,都是由这个先生教念书写字,学生也不参加劳动,每天就是专门念书,这一方式多是家庭经济很富裕,有钱有势之人家才能办起这类学校。第二种方式是几户联办,共同请一位先生,找一家住房宽余之户,腾出几间好房给先生住和做教室,让这几户的孩子到这里来念书,时间也不限制,一年当中在农闲时都在此念书,农忙时也参加生产劳动,这种办学方式多是在生活比较富裕之人家,也就是象土改时的中农户。第三种方式是冬季农闲时,几户人家合伙请一个先生,选一家房屋宽余的户家,冬季烧上火炕,几个小孩坐在炕上念书,用一个先生教,只念一冬天,到第二年春天农忙时就解散了,各回各家种地,人们常说师傅引进门,成才靠本人,也就是谁学的好全靠自己用功,家长们要求不高,常有人说念上一冬天书,能认识几个字,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这种办学方式多在比校贫穷的人家。第四种方式为自己家里有个识字人,将自己家的子孙集中到一处,选择一厢暧和的家,在冬天最冷的天气不能外出干活时,就在家教孩子念念书,天气暧和时,大一点的孩子还得上山打柴,家里用来取暧做饭,再利用晚上的时间,点着小煤油灯,教孩子们识字、念书。学些三字经、百家姓之类和珠算,人们常说学会九遍九,走遍天下不用愁,形容学会珠算别人不敢小瞧你,也是一种以玩耍带念书的方法,再讲一些故事、猜猜迷语之教学法。还有大人、小孩在一个家里睡觉,天明了躺在床上背诵学过的书,这种学习办学方式也叫夜校,有一定的效果。第五种方式是亲戚朋友家有识字人,条件也比校好,把孩子送到亲友家里去念书,这种情况较少,就象现在给学生补课一样,在家里没学好再到别处补学一段时间。主要有直系亲戚的,如姑姑、姐家、老爷、舅舅家的。 
陈献璋,乾隆年间太学生。巨富之家,扶危济困,乾隆已卯年,乐邑凶荒,倾仓箱徧济之。又广种福田:仅长岭村现存碑文所载,即为恤双井寺住持清苦捐财四十两,置地四十亩(乾隆二十三年《双井寺善施碑记》);资助重修龙天土地庙(乾隆二十七年《重修龙天土地庙碑记》;“不吝私囊”重修双井寺(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双井寺序》)。一生娶五夫人(三太君,两少君),皆有淑德。生四男五女,男皆为儒生。长子陈致新,其妻眭氏,夫故,年二十一岁,矢志守节三十余年,名列县志人物志烈女篇节妇;次子陈致君,太学生,乡饮介宾,创“长顺号”经商业兴;三子陈致唐,太学生;四子陈致祥,生员、邑增生,陈致祥子陈大来道光年间拔贡。陈献璋陈家大院主建先人。《陈氏家乘》、古石碑记载。
陈致君,陈献璋次子,为献璋夫人张太君所出。致君为太学生,乡饮介宾,与人共创“长顺号”。主倡重修长岭龙天庙,时“功程甚繁,资财不济,亦陈致君倾其藏以足其用。”(嘉庆九年《重修龙天庙记》);为方便乡民祈神敬香,会同众善士于本村建圣母庙,出资甚丰。“然新创之功程甚繁,而众人之捐轮有限,所施不给,其所费陈致君则倾盖藏以供之。”(嘉庆九年《创修圣母庙记》) 
陈大来,陈献璋之孙,清代道光乙酉年拔贡。考官谓其诗文“气度极其安详”,具有“欧(阳修)曾(巩)气息”“颉语清新”“策论明爽”。称赞他“鹏程远到”,对其寄以厚望:“于生有厚望焉”。现有考卷中的五言八韵诗(今届恢台侯)存世。附注:拔贡生是清代各种贡生中素质最高,最受重视者,一般每十二年(逢酉)举行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选拔,保送入京,作为拔贡。《晋中市志》记载,拔贡更加重视书法好坏,成绩不好,宁缺毋滥。道光之后,拔贡考试难度大,录取名额少,大多具有真才实学,声望颇高。郗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张洪恩(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漫谈清代的国子监生》云:如拔贡文句不通顺,将该学政按渎职罪惩处。拔贡到京后要再考一次,又由于有了对学政的惩治办法,想徇情谋私的学政自然望而却步,因之也保证了拔贡生的质量。时人指出,举人、进士文句不通顺的很多,可是拔贡文句不通顺的却极少。列举国子监陈献璋之孙拔贡陈大来考卷中的五言八韵和考官大人之批示:五言:今届恢台侯 绵延夏日长 一年无可擬 幾刻即相当 砖影初临砌 曦鞭渐度廊 何客衡骥步 漫尔感驹骧 枕上迟迟蝶 壶中缓缓觞 春秋难计算 寒暑莫推详 野处棋消晝 山居锦满囊 阴浓歌绿树 逸兴起池塘。道光乙酉。考官批示。气度极其安详风神亦复骀岩王唐家法欧曾息气非得力于古文达家者深未易臻北境也颉语清新策论明爽鹏程远到于生有厚望焉祖真天资明敏见示不禁谓高明也。学宪批。
陈致文,武艺甚高,曾在宫中与王爷比武、后投旗,居直隶密云县。《陈氏家乘》如此记载。 
陈周仪,陈献章之子陈致唐从孙,官至从九品。这一族人是西院股。古时候这一族人非常兴旺,修起了碹筒筒的所有庄园。陈周仪德高望重且武功高强,巧解庙眼岭庙会纠纷,相传乡里。
陈鸿恩,俗名拴牛,官讳九仪,号称洋先生。庠生、中学生修业(昔阳县达井村官房戏台东南庙石碑刻:庠生、中学生修业陈鸿恩馔写)。革命烈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长岭村办起官学堂,命名为“长岭村斐文学校”,其人为创办人、命名人,校长、首席教师。此人在长岭村陈姓仪字辈中是个奇才。巧妙人且学识渊博,任过教员。才华出群,懂医学、会看病。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加了晋东游击队,任秘书工作。他每天编写宣传资料,发动群众抗日。于1938年因心脏病医治无效牺牲在晋东游击队。 
刘伯承、徐向前率师部进驻长岭村。1938年2月19日,刘、邓率师部及部队顺羊肠小道,越过山脉,抵达昔阳县长岭。当即召集386旅和385旅的干部开会,进攻正太路东段井陉地区日军,切断正太路日军后方交通,利用有利地形,发动长生口战斗。
日本敌机轰炸长岭村。一九三八年的十一月九日中午,日寇的军用飞机飞临长岭村上空,村民在打完秋粮以后,正忙于在场里切穰,村里也住有游击队,当飞机在天空盘旋时,人们感到新鲜,飞机越飞越低,从东向西一连投了六枚炸弹,共炸死十一人。炸毁房屋五间,楼房五间,炸死一头毛驴,一只羊。 
长岭村四月惨案。1940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十二)临晨,东冶头住的日伪军包围了长岭村,将群众推到一边,日伪军站到另一边,伪军拿着抗日干部的名册,一个一个的点名,日伪军架起机枪,镶上刺刀的步枪对准村民,铃木和翻译员在一起站着,铃木瞪着双眼,咬着牙关,放开嗓门,将洋刀举得高高的,大声喊叫,谁是共产党员抗日干部都站出来,如若不站出来,你们同是坏良民,同同死了死了,企图搞一场大屠杀。接着日伪军有的开枪,有的用马鞭乱打人,有的用枪托打人,在这样残忍的情况下,抗日干部眼看长岭村人都要被打死,就挺身而出,保护了全村民众。农会主席陈望桂到外村探亲不在家,日伪军还亲自到他家将他的闪屏放火烧掉。抗日干部是牺牲救国同盟会秘书陈熙泰(忠良父)、工会主席陈保和(小根柱伯父)、妇救会主席白加巧(三来妻)、妇救会副主席张拽小(怀喜大婶)、閭长陈蝉柱(万柱哥)、陈秦科(素仁伯)。挨打受怕的翟俊妮吓成了疯子。日伪军抓捕了这一批抗日干部,都带到东冶头宪兵队留置场严刑拷打,关在留置场不给吃喝,几天后就送到昔阳城宪兵队,关到留置场,不让吃饱饭,不给喝口水,家里偷转送些吃的也不让见面,每天不断严刑拷打,在九至十一月间,将他们带到昔阳城西河活埋,制造了四月惨案。 
土地改革。1945年11月,工作重点由战争转向土地改革、大生产运动和参军参战,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土改果实分配给贫下中农,汉奸、地主、富农及不愿上交钱财的富裕户被人民审判打死。长岭村土改打死的人员有:三财主云恩,三财主儿子喜文(祉忠)、会文(祉寿),陈银泰、陈祥义伯父、翟焕文妈、翟六孩父。 
陈福和,昔阳县政府,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一日,奖给陈福和“群众领袖”光荣称号。陈福和土改时期为长岭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群众土地改革有功,邻村请他帮助土改,他积极参与,效果很好。陈福和参加抗日战争八年,在本县黄岩底伏击战斗中挂彩,失去了左臂,成为革命残废军人。 
陈喜桂,(1924—2012),昔阳县长岭村人。1942年参加工作,1944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正厅级干部。历任村长、昔阳县五区民政科长、县组织部长,山西省工业厅矿产管理局石膏厂副厂长,山西省水文地质队政治处主任,山西省煤管局地质处处长,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副局长,山西省地质勘探公司副经理等职。1959年参加首都十大建筑工作突出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随后被安排上天安门观看1959年国庆庆典。1978年参加全国煤炭工作会议,受到华国锋和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48年离休,其生平被收录进《建国将士风云录》书中。
长岭村学校。1906年创办长岭村斐文学校。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公办官学堂也有叫洋学堂。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五八年正是合作化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时期,五八年大跃进农村所有土地归集体,实行集体吃饭集体劳动,入学儿童也参加集体生活,村里成立了儿童食堂。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五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一九六零年农业欠收,一九六二年自然灾害,农村搞四清运动,重视农业生产,学校要重视阶级教育。一九六五年增加农业中学班。1965年7月以后,开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解放军,学校学工、学农、学军,学生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学制也改革,成立了长岭村中学校。1969年,经昔阳县教育局批示正式挂牌,成立了昔阳县长岭村中学,学制七年制,1976年7月扩轨,成立了高中,学制二年制。1978年7月改为八年制初中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三年)。1982年长岭中学撤销,初中迁往崔家庄村,改为长岭村小学,为中心学校。1984年学校又重新整顿,小学定为五年制,2003年7月,改制为六年制。2006年长岭村学校停办,迁往崔家庄村。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