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届名单
各村介绍
来自景观村落的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景观村落 > 各村介绍
河南省新县周河乡胜利村
古村落   2018-03-20 06:57:22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胜利山又名“孤儿山”、“仙姑山”元朝末年,一北方中年妇女带着不满十岁的儿子(姓宋)逃荒要饭来到山中定居,开荒种田耕地,自食其力,日子倒也清静,天有不测风云,宋姓男孩十三岁那年其母亲被一场痨病夺取了生命,小男孩沦为了孤儿。为安葬母亲自愿到五马山一员外家放牛,不计报酬,取名宋超。十年后宋超长大成人,为人正直诚恳,相貌英俊又能干,这家员外膝下有一女,就招宋超入赘为婿,员外老两口死后,宋超携妻儿搬到山中定住,并取名孤儿山,宋超发迹后举家到去了南阳。

明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三杀江南,中原人口顿减,清初(1668年)康熙帝后,从外省移民河南填补人口,陈、鄢、李三表奉旨携家室从江西“筷子巷”移住“孤儿山”(后李氏家族迁至隔山余冲定居)。陈、鄢二姓入住后有人看见湾子的出入口经常有一妙龄少女在一块大石头上登空升天并在石头上留有三对金莲脚印,人们就在仙姑升天处建“仙姑社”庙一座,供奉祭祀仙姑,改孤儿山为“仙姑山”沿用数百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宁静的小山村也受到冲击,“仙姑石”被砸,古色古香的、雕刻精美奇花异兽的陈氏宗祠也被“革委会”强行拆除,木料和石条全部搬到周河建“综合厂”,“仙姑山”再次更名“胜利山”沿用至今。 

胜利山南北走向。东接柳铺,西南与余冲被一条大岭隔断,北是周河乡政府所在地,四面环山。2016年国家村村通工程修建一条水泥路,盘绕胜利山中,汽车可直通古村落。 

村庄始建于明末清初。古建筑有明清时期青砖民居,清代及民国时期土木建筑,明末清初时期的陈氏宗祠等。全村有千年桂花树一棵,三百年以上枫香树、柳树、银杏树、皂角树、柏树、松树37棵,是我国古树最集中地之一。 

村庄上面有一“孤儿寨”,明末年间,李自成率大军一路北上攻城夺寨,直取中原,为了抵御外敌,当地居民就在海拔890米的孤儿山上修筑山寨,、取名孤儿寨。孤儿寨占地120亩,山寨围墙1280米,全部用山石和石条磊成,西、南两个寨门依势而建,门板由石匠用巨石雕琢而成,每块重千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东、北两面是悬崖,如刀割一般,峭壁之上坐北朝南板石砌成六间正房,三间为议事厅,一间寨主卧室,两间保镖居住和办事,而今依稀可见。另有小石屋30间中,下层头目居住,茅草房三排栋,每排栋住100人,战时最下等人在西、南方城墙外驻扎,寨墙内部最多时可容纳千余人。武器多为长矛,大刀,锄头,铁锹,弓箭,麻里古(石头),西面下方300来处有一开阔地名曰:‘仙姑躺’(仙姑醉酒躺卧之地)面积四十亩许,为山寨武装跑马射箭之地(即:军训基地),南墙外设瞭望哨一处,哨顶有一个大石块,上面有小裂纹,把其分为三小块,用木棒在上面敲打会分别发出锣、鼓、叉(乐器)的声音,故名“锣鼓石”,如发现情况就打击石头,顿时锣、鼓、叉齐鸣、寨中兵集合做好抗敌准备,做的有备无患。在清光绪年间被一产妇晾晒裤所厌,此后再无声音,石头仍在。山寨修筑坚实,后又加固,虽几经战争和地方武装抵御拼搏,都是坚不可摧,饱经沧桑五百年,没有一次被外敌所攻破,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红四二十五军队曾在山寨驻守一个冬天,将士们在山上挖葛根充饥度过寒冬,有效的保存了革命的种。 

胜利山古村落素有“舞龙”、“舞狮”等民俗,有“元宵节”耍狮子、划旱船的传统习惯,人们用这种方式祈福平安,风调雨顺,来年吉祥。但因青壮年大量外出,村里会传统技艺的老人越来越少,民间艺术及逐渐走向衰弱,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2017年11月,荣获第八届中国景观村落称号。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