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届名单
各村介绍
来自景观村落的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景观村落 > 各村介绍
湖北省南漳县东巩镇昌集村
古村落   2018-03-20 06:59:23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一、村落历史沿革 

1、曾姓“传”字辈家族,于清早期从远安,沿漳河溯流而上,发现昌集自然村沙洲平旷,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是一块风水宝地,最早在此落籍,繁衍生息,是现昌集行政村的第一处聚落。 

昌集地处漳河口,是南漳到宜昌的水路要道,曾家人在此建码头,做生意,是的昌集漳河口逐步成为这一带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集市贸易繁荣,热闹非凡。

2、随着曾姓家族发展,人口增多,一部分曾氏族人从昌集分出,在离昌集二公里的地方将冯姓民居买下,建立曾氏居点,开垦河洲,变荒滩为良田,与河对面曾家湾、漳河下游的昌集、漳河上游的曾家院子遥相互应现,形成上下左右不足三公里的曾氏群体,曾氏祠堂在远安县。昌集曾姓字辈中就使用了其中的前8字和后4字。排序为: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

3、后来的王姓家族和田姓家族也从远安迁居昌集村,由于漳河边有利位置,已被更早进山垦殖的家族占据,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偏离漳河,但有泉水资源和平整土地的王家窝子和田家湾建立聚落。

田姓开基始祖系明朝洪武年间大移民时,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被迁至湖北蒲圻县吉阳乡,其后分支于当阳,经数代人努力,家族发展很快,家族中涌现出了一些经营木行、商铺和手工业者,成为闻名地方的大户。据田氏族碑记载,清康熙年间田氏“世”字派再次分支,田世仁、田世荣兄弟移居于南漳东巩昌集田家老屋。到清代晚期又分支出田友胜迁至东巩口泉现址,由于家庭殷实富裕,垦荒种地之余广置田产。现田家湾民居厅堂山墙上嵌有“田氏规戒奕世碑”记有其子田思舜在祖屋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建起规格之高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历史派:世—尚—黄—金—贵—再—中—江—仕—产(未用)—进—植—期—龙—生。

王家窝子民居建于清代中晚期,据王氏后人现年63岁的王宗良追述,民国之前王家窝子无异姓,全是家族同宗,王家窝子一名也由此而来,且因本族为家修族谱,尤其王姓现为中国第一大姓,分支庞杂,始祖郡望堂号已无从查考。王氏系明朝永乐年间由江西移民迁至河南繁衍生息十代之久,到清代早中期,王姓“邦”字辈兄弟三人携家眷由河南三槐树迁至湖北远安,其中一支落籍南漳巡检,一支沿漳河逆水而上迁居于此垦荒种地,传承至今又已历时十余代之久。  

2017年11月,荣获第八届中国景观村落称号。 

二、自然环境 

昌集村地处东巩镇西南边陲,漳河中游,与远安县巩峪村隔河相望,林特资源丰富。地貌为中低山河谷,地质结构为岩沙型地质,土壤为岩沙型土壤,表层为岩沙土,中层为九岗泥,底层为沙叶岩。版土面积为18.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65人。

漳河岸边群山连绵起伏,属于荆山山脉余脉。

漳河为南漳县第一大河流,昌集地处中游,河面宽阔,水流平缓,适宜通航,河水清澈,是野生鸳鸯的重要栖息地。山上树木种类繁多,属于松、杉、栗、柏、檀混交林,植被良好。红豆杉、三峡黄杨、五角枫、金弹子、金银花、银杏、国槐、枸骨、杜鹃、紫薇、桂花树、香樟树、海棠树、八角、舌雀花等珍贵物种蕴藏其间。河谷地带农田肥沃,盛产水稻、莲藕。动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野猪、麂子、大鲵、乌龟、甲鱼、野羊、猴子、果子狸、野兔、松鼠、刺猬、五花蛇。野生鸟类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长尾角雉、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鸳鸯、红嘴相思鸟、日本松鹊鹰、猫头鹰、大斑啄木鸟、绿头鸭等。

三、村落选址特点、形成背景等。 

荆襄通道,交通便利 

从东巩与巡检交界的小漳河沿漳河南下,大约行至10公里到扶莲塔电站拦水坝。拦水坝东边有一个村庄,名叫“昌集”。 

昌集以前叫“漳河口”,是一个非常繁荣热闹的小集镇。漳河是南漳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薛坪镇,流经板桥、巡检、东巩和远安县、荆州,最后汇入长江。 

漳河口位于漳河岸边,因为漳河的水量较大,航运业务十分繁忙,商船从漳河口起航可直达武昌、汉口,以及宜昌、襄阳、荆门、荆州、当阳等地。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重要港口和商品集散地。保康、远安和南漳的板桥、薛坪、巡检等地的桑蚕、食用菌等土特产品,都是通过这个港口用商船源源不断地运往武昌、宜昌等城市。同时,又从这些城市里把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布匹、衣物、火柴和油、盐、酱、醋等日用商品运回来,再通过这里向山区各地发送。 

漳河口因此成为商家必争之要地,集市规模越来越大逐渐扩大,漳河口逐步变成了一个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集市贸易繁荣,热闹非凡,有“小武昌”之称,后来简称为“昌集”,从清末一直沿用至今,昌集是一个因市而建的集市,从而形成的传统村落。 

后来,陆路交通发达了,加之漳河水位下跌,行船困难,人们便不再从水路走了,所以那里的集市也渐渐冷落下来,但“昌集”这个地名却被保留下来。 

河谷地带、农田肥沃、水资源充沛,宜居宜业。 

昌集村的落民居群之间是连片美丽的梯田,田畴地形起伏多变,层次丰富,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保障。古山寨位于山顶守护村落的一方平安。漳河像一条银链子,将民居、田畴等串联成一体。清澈的漳河水,古朴典雅的民宅,遮天蔽日的古树,险峻的古山寨,蜿蜒逶迤的古道,构成了一幅原始、古朴、优美的自然生态画卷。栖居在这里的历代百姓,开门见山,出门傍水,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过着天人合一、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选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天人合一。 

四个民居群选址都遵循风水学理论。中有高峰,四周有较低群山衬托和护卫,村前漳河水蜿蜒流淌,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绝佳形胜,选址完全遵循风水学的理论,既科学适用,又具有很高审美价值。 

民居营建依山就势、就地取材、融于自然 

昌集村是由曾、王、田、姚四大家族组成的多姓氏家族式传统农耕村落,在村庄范围内,主要分布昌集曾氏民居群、冯家州曾氏民居群、王家窝王氏民居群、田家湾田氏民居群四处古民居群,其中昌集民居群、冯家州民居群位于漳河左岸岸边,沿漳河呈带状分布,依山傍水、负阴抱阳,二处古民居相距2公里。

四处民居群皆依山都是就势而建。建筑从前至后,地势逐进升高,呈中轴对称、多路多进的天井式布局。民居建材采用质朴雅致的青砖或夯土墙体、黛瓦屋顶,仿佛从荆山生长而来,与荆山山脉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构成适宜山区子民繁衍生息的生活空间,呈现一派天人合一的和谐画面。

四、著名建筑遗存  

昌集村是由曾、王、田、姚四大家族组成的多姓氏家族式传统农耕村落,在村庄范围内,主要分布昌集(自然村)曾氏民居群、冯家州曾氏民居群、王家窝子王氏民居群、田家老屋田氏民居群组团等四处古民居群。其中,昌集曾氏民居群、冯家州曾氏民居群位于漳河岸边(左岸),依上傍水而建,二处古民居相距2公里。王家窝子王氏民居群、田家湾田氏民居群建于漳河左岸的群山环抱之中,二处相距2.5公里,分别距昌集1.5公里和3.2公里。四处民居群依山傍水、坐北朝南而建,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建筑均为二层,大致呈中轴对称、多路多进的天井式空间布局,是荆山民居的典型代表。较为有代表性的单体民居建筑如下: 

 昌集民居 

昌集民居建筑平面为长方形,砖、石、木、土混构,坐南朝北,遵循就地取材、古法营建的原则,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技术。整体建筑呈一字形排开,有七个大门相连,门前皆有台阶。 

整体建筑整齐划一,可以看到当年商贸古集的街道形态。单体建筑面阔三间,上下两层,多为二进厅院,墙体底层为青砖砌筑,上面为土坯砖,人字坡灰瓦顶。前后进房屋的地势逐进升高,内有天井,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通畅。中轴对称的天井式布局。从门楼、过厅、左右厢房到堂屋,房屋纵深发展、变化有序、内外有别,反映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宗法礼制观念等儒家文化在建筑上的影响。建筑空间封闭内向,屋前有较开阔场院,外观封闭,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具有荆山地区民居的特征。  

冯家洲民居

冯家洲民居建筑平面为长方形,砖木结构,坐南朝北,中轴对称的天井院式格局,遵循就地取材、古法营建的原则,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技术。 

整栋民居沿轴线层层递进,从外观上看,建筑的外墙以块石作基,厚重的青砖错缝平叠硬山封顶,人字坡灰瓦顶,檐口装置勾头滴水。屋脊与房檐是建筑造型与装饰的重点部位,正脊安装兽吻,山墙作马头墙,檐下出线突面以浓墨淡彩绘饰由卷草花鸟及人物故事组合的图案,窗户为石雕花纹小窗。房屋建筑面阔三间,上下两层,墙体为青砖砌筑,前后进房屋的地势逐进升高,内有天井,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通畅。中轴对称的天井式布局。从门楼、过厅、左右厢房到堂屋,房屋纵深发展、变化有序、内外有别,反映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宗法礼制观念等儒家文化在建筑上的影响。建筑空间封闭内向,屋前有较开阔场院,外观封闭,除了入户大门外,只开有极少的小窗,具有较强的防御性。 

田家老屋民居 

田家老屋位于昌集村东南方,地处漳河南岸的一小盆地之中,四周青山围合,林木葱郁,古树参天,景色宜人。田家老屋建于清代中期,为砖、石、木土混构建筑,它发挥和利用地方已有建材资源,构建的天井式宅院极具地方特色,其周边连片发展起来的房屋分别建自清代晚期与民国以后,规模较大的有4栋以上,多为二进厅院。清代建筑基本为青砖墙灰瓦顶,注重门窗厅院外观的造型与装饰;民国建筑多为夯土墙灰瓦顶或石垒房屋,在用材和装饰上已大大简化,驱于实用性,但基本还保持着传统建筑布局的遗风。 

田家老屋建筑为砖、石、木、土混构,坐东朝西,为明三暗五两进院落。从外观上看,似三开间厅堂,而厅内实际分间为明、次、稍五间。 

大门附于前厅面墙作单坡檐式门罩,为九组砖雕单朵斗拱撑起披檐,并施以彩绘图案,由天地坎、石门框、门帎石组合,正中对开板门。整个建筑由木构架分间,前厅用拼板隔墙,厢房与厅堂以土坯套砌。 

建筑美观,做工精细,特别是装饰方面,非常讲究,使整个建筑富贵大气。整栋建筑基础较高,大门前设七级踏步,建筑的外墙以条石作基,青砖空斗硬山墙,人字坡灰瓦顶,檐口装置勾头滴水,檐面起菱凸边辅以彩绘。屋脊与房檐是建筑造型和装饰的重点部位。屋顶在正脊上安装兽吻,分间山墙作马头墙,并辅以彩绘。田氏建筑的大门开于中间,中轴对称布局,顺轴线自前而后依次分为前厅和明、次、稍间,院落与东西厢房,厅堂及次屋三部分。  

王家窝子民居

位于昌集村的王家窝子民居,地处僻静,为漳河东岸一小盆地之中,四周青山围合,尤如世外桃园。村庄集中于北边山根,依其地形由上至下呈梯级分布,现居有20余户百十人口。村庄至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环境风貌,保留了一批建自清代至民国的建筑群,单体建筑多呈坐北朝南的门向。王家窝子民居建于清代中晚期,多为石基木结构土坯墙建筑,它充分发挥和利用地方建筑材料优势,构建的土木天井式宅院极具地方特色,这些连片发展起来的房屋分别建自清代中晚期与民国以后,规模较大的有5栋以上,多为三进厅院。清代建筑基本为土坯墙灰瓦顶,注重门窗厅院外观的造型与装饰;民国建筑多为夯筑墙灰瓦顶或石垒房屋,在用材和装饰上已大大简化,驱于实用性,但基本还保持着传统建筑布局的遗风。 

王家窝子民居建筑融合了中原风格的坚实厚重,同时又结合地方现实条件和地理环境而形成其别具风格的建筑风貌。如屋面多为悬山,且出檐很宽,正屋高于围屋或偏房,便于散水,这些主要是因为村内建筑多为土坯墙,以防雨水侵袭。 

王氏民居因受地形地貌的局限,选址于山边坡地,前边都垒砌有高大的石墙基础,前场院、前厅及前院、中厅及后院、厅堂等逐级抬升,落差较大。现以村中部王家老屋为例作一概述。 

该建筑为土、木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面阔五间的三进院落。两侧稍间山墙朝,东侧稍间已被改建,局部拆除。建筑墙体以块石作基,土坯墙悬山顶,人字坡灰瓦顶。整座建筑为中轴对称布局,由大门和过厅及次屋、前院与围屋、厅屋与次稍间、内院与厢房、厅堂与次稍间五部分组成。  

代家州王家民居 

民居位于昌集村代家州,漳河左岸。砖木结构,中轴对称布局,一进天井院,硬山青瓦屋面,外观朴实稳重,内部空间高敞。天井内有木雕花窗、梁架驼峰等处也有木雕装饰。是典型的荆山山地民居式样。人民公社时期,曾用作食堂。  

五、村内风景名胜资源丰富

 昌集鸳鸯湖:华中地区 的野生鸳鸯栖息地,观鸟胜地。 

昌集鸳鸯湖位于南漳县东巩镇昌集村境内漳河流域,与宜昌市远安县隔河相望,属于襄阳市和宜昌市的分界线。昌集鸳鸯湖是因为原南漳县昌集电站引水坝所形成的水库区域内有成群的鸳鸯而被称为“鸳鸯湖”,目前,是南漳县范围最大的野生鸳鸯保护基地,也是华中地区 的野生鸳鸯栖息地。

2014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南漳县“中国鸳鸯之乡”称号,鸳鸯湖碧水荡漾,瀑布飞泄,夕阳西下之时整个湖面一片金色。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千鸟腾飞,极为壮观。其规模已经形成了我国 3 大自然的鸳鸯生态旅游区(福建,江西和湖北)。这个是由上千对鸳鸯情侣的宏大景观。 

 漳河红旗渠

以东巩镇昌集村为起点,穿越昌集村和雨淋台村,是为修扶莲塔水电站人工开凿的引渠,引渠全长 5533 米,其中遂洞 16 处,长 4176 米;渡糟 3 座,长 166 米;拱涵 7 处,长 267 米;明渠 7处,长 924 米。引渠多在悬崖峭壁上穿行,时而遂洞,时而拱涵,时而明渠,变化万千,惊险剌激,被称为湖北的红旗渠。 

 昌集梯田

昌集梯田是在坡度不一的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荆山山区山多地少,为了获得更多可耕种天地,移民至此的先民构筑了一道道梯田,用一道道的堤坝涵养水源,使在山区较大面积种植农作物成为可能,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梯田相对于原来坡地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且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成为荆山山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六、民俗风情 

昌集村位于荆山山区腹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其民风淳朴,保持着许多农耕时代的传统习俗。 

1、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旱船:东巩昌集“舞旱船”历史悠久,在唐代已经流行。据宋朝田况《儒林公议》上说,五代时前蜀皇帝王衍曾做蓬莱山,以绿罗画水纹铺在地上,上置莲花,让跳舞的人乘彩船在绿罗上转动。宋朝时仿效这种方式,宫廷舞队中有采莲队,跳舞的人身乘彩船,手执莲花而舞,叫做“采莲队舞”。旱船,也叫采莲船,逢年过节,东巩昌集人用这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表演时,将船系在表演者(也称坐船人,由容貌美丽的小姑娘扮演)腰间,两手提着船的两边船舷,走着碎步,晃晃悠悠,犹如坐在船上,各种招式、花样的变化都有约定,基本舞步为“十字步”“碎步”“垫步”“弓箭步”“趾步”“矮步”“挪步”等;另一人扮作艄公,手拿船桨,在船的周围边走边划,如同行船于水上;船的后面或侧面还跟着一个媒婆打扮的人,当地叫赶扇婆子,属于丑角,手拿大蒲扇,不时地护着坐船的小姐,生怕遭到别人的嬉戏和骚扰。采莲船表演以即兴演唱为主,唱词多以祝福或祈财为主,配以民间吹奏、打击乐,使场面欢快活泼,唱腔主要有花鼓戏的陶腔和打腔,陶腔腔调圆润、舒缓悠扬,打腔则以高亢、激昂、语速较快见长。由于表演细腻、活泼,常逗得观看的群众捧腹大笑。 

当前,昌集还能出现原汁原味舞旱船的活态传承,但主要表演者都是老人,年轻人学者甚少。会唱旱船调的艺人已经不多,如何传承恢复传统的舞旱船,需要后继有人。 

 打花棍:花棍是由一根粗约2—3公分的竹竿(长短的尺寸因人而异,一般以90—120公分为宜)两端镂成两个孔,每个孔中系二、三个铜钱或铁垫圈,竹竿涂以彩饰,两端还需系上花穗或彩绸。

表演时,配以打击乐和民乐进行伴奏。演员用花棍作为道具,敲打自己的肩、颈、臂、腰、腿、脚等部位,也可以男女对打或交错对打,形成舞、打、跳、跃、旋转等舞蹈动作,且和着节拍边敲边唱边舞,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还能把时事、政策、生活中的新人新事、趣事、乐事等内容运用演唱形式进行传播。表演变化多样,节奏鲜明,动作活泼观赏性很强。

东巩花棍是由河南人丁世金在东巩授徒郭永秀、廖之顺、廖之凤、郭永方、何志先等人传授的,这些人都为东巩地区的民间文艺、地方戏曲的兴起、传播、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节庆活动

 正月十五闹元宵 :在南漳县东巩镇正月15 也称过小年。这天女儿女婿都要到岳父母家吃团圆饭。吃罢午饭,回到家里,女主人忙着准备夜宵,男主人则要带着孩子到山上亡人那里去送灯。吃晚饭的时候,还得“叫亡人”。吃罢晚饭,要把家里所有房间的灯都亮着,然后男主人高叫“XX家的祖宗们,你们回去吧”。一切收拾停当,到了晚上,开始闹元宵。闹元宵标志着年节结束,因此也很热闹。主要表演节目有民间传统舞蹈玩采莲船、打花棍。戏班子挨家挨户表演,表演者想要多讨点喜钱(红包)和糖果子(副食品类)还要摆场子、讨打发,主人家还要给前来贺新春的人们“打发”,即端出自家最好的水果副食,给客人上烟、奉茶,还要给来贺新春的队伍开喜钱和整条的好烟。演出结束,还要留客人们吃“晚饭”或“宵夜”。

 腊八节 :这天有吃“腊八粥”的习惯,在本地家家户户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晚上回到家里,围坐在火炉旁,一家人吃者火锅,喝者白酒,吃着用莲米、红枣、金钱橘等作的粘稠的八宝粥,意思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同心协力、人丁兴旺,红红火火。东巩镇如珠寺是中国净土宗慧远大师的成道地,一直以来就有“闹腊八”的习俗。这是因为慧远大师是释迦摩尼佛的得道弟子,公元371年前后在东巩修行成道,首建“真如禅林”,传道护法,广释佛缘,为纪念释迦牟尼佛佛力无边,广释善布,救劳苦民众于苦难之中,每逢腊月初八,差佛徒用乡土食材熬粥布施于民;为给当地百姓鼓干劲,增强发奋努力的雄心和决心,让佛徒舞狮子、耍龙灯、玩麒麟至通宵达旦,后沿袭至今,俗称“腊八节”。

 过小年 :腊月23日清晨早起,主人洗刷完毕后,首先要到厨房把灶台收拾的干干净净,以示“敬灶神”之意。中午要把自己知己的亲戚或好友请到家里团聚共进午餐,以示“团圆”,同时也告诉人们“大年将近了”。

 过大年 :腊月30这天,人们早早起床,首先把火炉生燃,而且要用最好的块煤,让火燃的旺旺的,意即“一年四季红红火火、兴旺发达”。然后才打扫卫生、洗漱一番之后,女主人作早饭,男主人要带上孩子,拿着鞭炮,提着火纸,到自家的祖宗、亲人坟前去给祖宗、亲人们叩头、燃火纸(即给亡人送钱)、放鞭炮,口中念到“我来接祖宗们回家过年”。早餐相对简单,是为了中午好好的、早早的团圆。吃过早饭,家庭的分工比较明确,女人做饭,男人打扫卫生,除阳沟(屋宇后的出水沟),小孩专门负责洗茶杯和茶壶、茶盘,还要粘贴年画。其实任务最大的就是打扫卫生和除阳沟了,农村有“一年忙出头,三十除阳沟”的说法,平时都很忙,难得有时间清除阳沟的杂草和垃圾,这一天要用专门的时间把它清扫干净,以免开春后排水不畅,影响居住环境。除了阳沟,还要清扫场院、猪圈等,总之到处干干净净,意为“出旧迎新”。厨房里的女人们,灶前灶后的忙碌,蒸、煮、煎、炒、炸,忙的不亦乐乎。还不时的催促男人和孩子们“放快点儿”。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女人们为自己能做出10个菜感到自豪,到了21世纪,标准越来越高,有12个的,有16 个的,还有18个的。总之以吉祥的双数为好。男人和小孩在吃饭前还有一件事情必做,那就是贴对联。在东巩贴对联是比较讲究的,一是讲究“满堂红”,即所有的房门,包括楼上楼下、堆放杂物的房门、牲畜房门(猪、牛、羊)等;二是讲究顺序,一般先贴单门、杂物、门、牲畜门,最后恭恭敬敬贴堂门、大门。对联贴好后,一般还要燃放一封较大的鞭炮。最后就是吃团年饭了,团年饭是一年中最讲究的了。所有的菜摆上桌子后,有两个程序:把孩子们喊来站在桌子旁边,看着大人做,先拿上3个酒杯、3双筷子、3个饭碗,并排放在一起,斟3个半杯酒,盛3个半碗饭,把3爽快子平放在3个饭碗上面,把这些东西放在堂屋正中的上席位上,口中喊到“xx家祖宗们都回来过年了,酒喝好,饭吃饱啊”,然后静静的站在旁边等候,约莫有3分钟的时间,这叫“叫亡人”。这时才叫所有的家人都围座到席上,一家人也要按辈分大小座位次,辈分最高的应座在首席。待人员座定以后,当家的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大盘鞭炮燃放,随后关上大门,一家人 不吃好是不能打开大门的。席间晚辈要给长辈敬酒、奉菜,一家人热热闹闹、团团圆圆。也有在席上总结全年成绩,规划明年好景的,直到个个酒醉饭饱为止,方才开门撤席。吃过午饭后,在当家人的带领下,还得带着火纸,提着鞭炮,一家老小去给祖宗和亡人们“辞年”,求祖宗们保佑自己全家一年四季平平安安、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回家后,全家人都要全身沐浴洗澡然后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有家教好的娃儿们,换上了新衣服,就结伴到邻居家给长辈门“辞年”,送去祝福,长辈们也纷纷拿出自家准备好的瓜果、副食、糖果、香烟、鞭炮等来招待这些小客人们。小家伙们也玩的很尽兴。男人们把卫生再打扫一遍,然后将水缸要挑的满满的,称为“福水满缸”。女人们则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后,还得准备“年夜饭”。年夜饭相对于中午来讲,要简单多了,不用那么麻烦,因为中午的“山吃海喝”,晚上已经没有战斗力了。晚上多以“汤圆”(团团圆圆)、“水饺”(金元宝)为主,但仍然要摆席,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对于家里有人从外地赶回来的家庭来讲,晚上就是非常隆重的了。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燃起熊熊火焰的火炉旁,边嗑瓜子边聊天边看电视,边交代小孩们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有说有笑,欢乐“守岁”。直到12点钟,新旧交接,“出天星”。出天星时每家每户都要把自己准备好的最好、最大、最多的鞭炮搬到大门外,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然后依次燃放,小孩子们则玩着比较安全的魔术弹、冲天炮类的东西,到处是五彩缤纷的礼花,到处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放鞭炮结束后,邻里之间相互敬烟、奉茶、互祝新年愉快、新春吉祥。

3、 特色物产

本村农作物种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水稻生长期4个月,产量每亩1200斤,价值每亩1560元。玉米生长期3个月,产量每亩1000斤,价值每亩1000元。小麦生长期5个月,产量每亩800斤,价值每亩800元。油菜生长期5个月,产量每亩700斤,价值每亩1750元。农副土特产主要是袋栽香菇,养殖类有土猪、土鸡。手工艺品主要是编制背篓,蓝子、针锈鞋垫。 

七、村落大事记 

昌集村曾有一段光荣的红色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田家老屋,姚家畈为新四军军医院,袁家畈为被服厂(大致年限为1937年—1939年),同一时段,现雨淋台村的李家凹子为新四军的军工补济厂,主要是纺线、打棉花和枪枝卫具修理。1942年-1944年,新四军第二次在现村民但召圣家里办过军工印刷厂。

据长辈传讲:团长姓陈,自称贺龙的姨妹,绰号陈大脚,指导员姓张,大家都称张指导员。后因当地红枪会告密,全部撤走。现姚家畈荒田外仍有一位四川籍烈士埋葬在这里。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