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届名单
各村介绍
来自景观村落的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景观村落 > 各村介绍
安徽省旌德县朱旺村
古村落   2016-08-24 09:14:36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一、自然环境 风水选址特点
    地处皖南丘陵地区,土壤的成土母岩以花岗岩为主,其次为沙岩、页岩、粉砂岩等泥质岩类。林木葱郁,漫山苍翠,有大片天然灌木林、松杉林,森林覆盖率高达70%。村落周边物种丰饶,有木本草本植物1000余种,,野生动物200余种。背倚玉屏山,面东南而呈扇形展开,整个村建筑设计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念。
 二、宗祠/宗谱 遗存现状
    宗祠有《萃涣堂》残存,可以修复。族谱有明朝正德年间的《旌川西溪里朱氏族谱》(藏于省图书馆)、清朝乾隆年间的《旌阳朱氏宗谱》(藏于国家图书馆和省博物馆)和民国八年的《旌阳凤山朱氏宗谱》(藏于省博物馆)三谱的完整收藏;此外,还有四部支谱的残卷在村民家中收藏。
 三、著名建筑遗存
    绍兴堂、垂裕堂、豫立义仓、二十四葵花堂、五子登科楼、凫山书院、兴隆堂、乾元堂、菜子号当铺、官厅旧址、玉锁堂
 四、历史名人 祖训族规 民俗风情
    兄弟翰林朱泽淡、朱泽波;兄弟进士朱立言、朱立礼;书法家朱世标;雕刻家朱则汉;航天学家邢光谦;现代经济学家朱剑农;朱良桐烈士

   

 五、理学兴旺地 千年朱旺村
(一)迁徙
    今之朱旺村原名钟汪村,为钟少师率族人所建,至今应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详情无考)。现被称为朱旺村是由于与朱熹(南宋理学宗师,被尊为“文公”“朱子”(1130~1200年))同为一族的紫阳朱氏迁居于此。他们忠实践行程朱理学文化,修身齐家,振作乡邑成为旌德北邑之旺族。
    紫阳朱氏来旌德不到一千年的时间。北宋朝绩溪主簿朱礼因避方腊之乱(1120~1121年),迁居当时宁国路太平县麻城乡酸枣岭,其孙一公朱荣因见旌德西溪里(今孙村乡玉溪村下大兴境内)山川秀丽,乃置田筑屋而居, “五世义居,皆愿聚而不愿散,皆愿合而不愿分,文风义气,蔼著乡评”。然“子孙繁衍,地僻而难容众”。
    直至南宋朝嘉定(1208~1224)年间,先有朱三八见“江叶村(今十五都所在地)水绕山环,乃佳丽之地,可以奠居,于是置产营基,筑室而居”;又有朱五九迁至钟汪村的上村,与钟氏毗邻;到了元朝大德(1297~1308)年间,兴仁乡李村(今兴隆乡大礼村)万户戴仁甫“慕吾朱氏声势,人生豪杰,故以女婚吾祖天骐公”,进而促朱天骐一门老小,更带砖瓦杂物,“由西溪里徙其室百梁厅”。元朝至元(1335~1341)年间,又有朱开先迁至钟汪村的下村,与葛氏毗邻。旌德紫阳朱氏从西溪里析出或再析出异居的主要村落还有,旌德北邑的汤村、大岘村(今孙村乡下大兴)以及泾县的丁家桥镇枫坑等地。
 (二)发展
    人虽异居,谱宗续修,支干蕃衍,族风绵延,皆能承绍先德,发扬光大。明朝正统修谱时(1441年)有新安名士程以胜,盛赞旌德紫阳朱氏,“不以资力称雄,皆守其仁义为先,屋润家肥,贯杇粟陈,乡闾赖以周济,岂无所自哉?皆以文公礼让之遗风抑子孙,乐善好义安富而光荣也,不然,何其诜诜(同莘莘)迄今未艾也耶?”
    到了明朝正德(1506~1522)年间,钟汪村的紫阳朱氏上村、下村“二派并兴,故名为朱汪村也”。而赘家于李村的紫阳朱氏,“出色於一乡,起人敬仰。岳催有方,上下咸服,人皆以忠厚称之”。“地灵人杰,支幹蕃衍。今虽蜂房蚁络,分门割户,人人士行,户户豊饶,父子敦慈孝之风,兄弟无阋墙之患,礼乐衣冠,出类拔萃,可称於一氏之义门”。这样也使得李村实现了戴、朱、刘、吕等多姓氏的和谐发展,因而,“李村”被乡民们敬称为了“礼村”。迁居江叶村的紫阳朱氏则“钟山川之秀气,孕冈岳之精英,历意恣远,地灵人杰,家诗书而人礼乐,父子爱而兄弟和,有出自荣,无而匡济”。
    明朝正德年间所修谱序称“今吾西溪之朱氏,蔚为邑之望族,故旌川古誌右族有四焉,居东者鲍,而西者汪也,居南者方,而北者吾朱也。旌德固以四偶并称,而吾朱氏为尤著。”
(三)壮大
    明朝嘉靖年间(1541),旌德紫阳朱氏与皖、赣、闽等地的朱熹后裔和族人一起,参与了由朱熹裔孙朱墅和朱鎏共同发起的紫阳朱氏统宗修谱运动。大家都遵从朱熹的处理办法:因为以前“世数不可考矣”,故认定唐朝天祐中(904年)由歙县篁墩受命领州兵三千,往婺源任制置茶院的朱瓌(gui)为紫阳朱氏的一世祖。这样,旌德紫阳朱氏始祖朱荣与朱熹就同为朱瓌的九世裔孙。
    统宗修谱运动,进一步强化了程朱理学对旌德紫阳朱氏一族的影响,尊祖敬宗,孝亲睦族,礼振家声的门风更盛。这些非常有利于其依靠家族的力量参与到,我国明末清初开始加速的,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之中。以致在清朝中期,在朱旺村和大礼村的紫阳朱氏中,出现了许多富甲一方的大儒商。他们的足迹遍布扬州、金陵、苏州和庐州等广大地区,他们在县乡文化教育、公共建筑以及赈灾捐助等方面都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乡民们将“朱家兴旺”的概念植入了“朱汪村”的村名中,“朱汪村”也就被叫成了“朱旺村”。
    旌德紫阳朱氏赘居的礼村,更是实现了以朱、刘、戴、吕四大姓为主体族群的多姓氏的和谐大发展,人口发展达四万之众,被称为“大礼村”。所以,旌德县乡民中一直流传着“小小旌德县,大大大礼村”的说法。
    清朝乾隆年间(1787年)旌德紫阳朱氏在朱旺村下村宗祠——《萃涣堂》共同完成了族谱的第七次编修,延用清朝康熙年间修谱时设立的十六字辈份排行:永守家则,德懋元良,学于先正,文祉其光,共录入7400余丁。

   

 (四)摧毁 
    清朝乾隆年间是旌德紫阳朱氏发展的巅峰,之后半个多世纪亦有较大的发展。然而,到了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清军及地方团练在旌德与太平军多年争战,加上连年旱涝瘟疫,至使整个旌德县都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打击,旌德紫阳朱氏也不能幸免。
    据旌德县誌记载,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清军及地方团练与太平军多年的争战中,大礼村所在的十八都,和朱旺村的藁口桥处都有当地团练与太平军的鏖战,结果都是当地团练大量伤亡的溃败。旌德县县城旌阳清军与太平军曾四次易手。多年(1856-1863年)的战争,加上连年旱涝瘟疫,使田园荒芜,饿殍陈野,人口流亡。旌德县人口从咸丰三年(1853年)的50万,锐减到同治三年(1864年)的不足3万,境内“大村十室九空,小村空无一人”。紫阳朱氏族人“有一分至无一人者,有仅存一、二人或十数人者”。
    幸免于难的紫阳朱氏族人很多迁往了扬州、金陵、苏州和庐州等地,到扬州的最多。(扬州从明朝起就是旌德人外出经商最主要的落脚点,至今存留了一座当时的旌德会馆建筑,现成已为了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渐趋稳定,但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繁荣。朱旺村的紫阳朱氏族人曾在1906年(清朝光绪年)倡导续修族谱,见有《旌阳朱氏修谱知单》,但未见有续修完成的族谱保存。只是下村关应公支派族人,在1909年(清朝宣统年)续修了该支派的《旌阳朱氏关分支谱》。大礼村的紫阳朱氏族人在已迁往扬州和庐州等地的族人的大力支持下,于1919年(民国八年)续修了璡公派的《旌阳凤山朱氏宗谱》,只录入800余丁。
    此后,全国范围的大变革,似乎摧毁了往日的一切辉煌。但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程朱理学文化所培育出的家教文风深刻地影响着坚守,或迁离故土的紫阳朱氏裔孙,他们在大变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国家民族做出了各自的不同贡献。
 (五)留存
    目前,朱旺村还保存有朱溪河上 “九井十三桥”等自然人文景观;保存有凫山书院,豫立义仓,“蔡子号”当铺,观音庙等各类明清古建筑四十七栋;宗祠《萃涣堂》曾改作小学使用,可以修复;族谱有明朝正德年间的《旌川西溪里朱氏族谱》(藏于省图书馆)、清朝乾隆年间的《旌阳朱氏宗谱》(藏于国家图书馆和省博物馆)和民国八年的《旌阳凤山朱氏宗谱》(藏于省博物馆)三谱的完整收藏;此外,还有四部支谱的残卷在村民家中收藏。这些为发掘和展现朱旺村真实的民间社会发展史提供了可能。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